光大控股2022年缘何亏损77亿港元?

2023-03-21 20:49:57     来源 : 财经杂志

文 |《财经》记者 唐郡


(相关资料图)

编辑 | 张威 袁满

3月17日,中国光大控股(0165.HK)公布2022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2022年该公司净利润亏损77亿港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74.43亿港元。去年同期,光大控股实现归母净利润25.73亿港元。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金融市场出现较广泛且全面的回落,对光大控股的跨境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带来严峻挑战。”光大控股表示,2022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项目估值下跌,录得未实现投资损失。

早在2月17日,光大控股已经公告将亏损75亿-79亿港元。根据公告,光大控股亏损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持有的投资项目及二级市场基金投资市场价格或估值下跌、人民币兑港元汇率下跌,导致公司录得未实现亏损净额约86.3亿港元;二是对若干联营公司投资、存货等计提约21.1亿港元的减值损失。

万得(Wind)数据显示,2月17日以来,光大控股股价下跌约11%,当前总市值为93亿港元。

光大控股是一家以另类投资及资产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在港上市公司,拥有超过25年的跨境资产管理和私募投资(PE)经验。中国光大集团间接持有光大控股49.74%股份。同时,光大控股是光大银行第五大股东、光大证券第二大股东。

根据业绩报告,光大控股业务主要划分为两大板块,分别是基金管理业务和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在管基金数量为80只,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AUM)约165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6亿港元。自有资金投资中,包括重要企业投资、财务性投资和基石性投资三大部分。截至2022年底,公司共持有68个投后在管项目,合计账面价值约349亿港元,前述三大部分规模分别为55亿港元、113亿港元和181亿港元。

业绩报告显示,光大控股亏损主要来自基金管理业务中的一级市场投资,和自有资金投资业务中的财务性投资,二者分别录得未实现损失47.38亿港元和24.61亿港元。此外,自有资金投资项下重要企业投资亦录得未实现损失11.26亿港元。

一级市场投资方面,2022年光大控股管理的一级市场基金产品为45只,总规模约1205亿港元,占其管理全部基金规模的73%。一级市场投资主要通过转让和IPO等方式实现退出,光大控股表示,2022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令其投资项目市值或估值下跌而录得未实现损失。

根据中诚信国际发布的2022年度跟踪评级报告,2021年光大控股一级市场基金盈利21.15亿港元,主要原因是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企业的追逐,公司前期投资布局的跨境业务和科技板块估值大幅提升。

2022年,受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此前估值较高的科技公司估值普遍下跌。以科技股闻名的纳斯达克指数显示,2021年,该指数整体上涨约21%,2022年则下跌了33%。从个股来看,谷歌公司、苹果公司等科技巨头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二级市场估值存在倒挂,一级市场估值远高于二级市场,”一位资深资管业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当市场流动性收缩时,一级市场估值的折价会非常厉害。”

一位私募股权投资专业人士则对《财经》记者表示,另类投资里有很大一部分投资属于直投,这种投资通常透明性较差,投资周期也较长,一旦遇到疫情之类的情况,对投资项目估值影响会很大。“近期国内国际不少直投项目都出现了估值下跌,需要减计的情况。”该人士表示。

根据前述中诚信国际公告,房地产是光大控股一级市场基金投资的重要领域,主要基金有“光大安石中国房地产基金”。光大控股业绩报告显示,公司联营企业光大嘉宝通过光大安石管理项目共36个,资产管理规模约为509 亿港元,占一级市场基金总规模的比重超过40%。2022年,光大控股对光大嘉宝确认了超过10亿港元的减值损失。而在2021年,光大控股已经对光大嘉宝计提了4亿港元减值损失。

财务性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末,光大控股财务性投资规模为113亿港元,其中前十大项目总账面价值为71亿港元,占比超过60%,资金投向包括不动产、新经济与科技、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绿色投资等领域。早在2021年,光大控股财务性投资已经亏损3.36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未实现的投资损失暂时不会影响到企业现金流。光大控股表示,该公司通过多元化方式实现完全或部分退出项目86个,回流现金约139亿港元。截至2022年末,光大控股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2亿港元。

此外,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因投资而亏损。兴证国际公告,受股权及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影响,全年至多亏损约3亿港元;交银国际公告,因自营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及出售部分自营投资而产生净亏损等原因,预计亏损29亿港元至30亿港元;海通国际公告,受股权和债权投资市场价格或估值下跌等因素影响,预计亏损64亿港元至66亿港元。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